• 设置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 客服热线:025-86278870在线咨询
  • 调查显示:法学毕业生难熬“出道”前三年

    •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08/3/30 8:45:00 来源:人才网信息中心
    •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次 【我要评论】 【我要打印
    据近日一项调查显示,10%的青年律师熬不过“出道”的前三年,由于无法承受的生存压力,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转投其他行业或重新回学校读书。  

      收入低、没案源、没经验、没人指导,这是青年律师入行后面临的最主要的困境。目前,上海律协开展了一个关于青年律师的生存调研,该调研项目样本逾千人,被访对象年龄集中在25岁~35岁,在他们中,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比例达60%,82.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收入低或很低,特别在执业前两年,很容易入不敷出。  

      某高校法学院最近对本科生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刚入校时,有75%的人愿意成为律师,而到毕业时,真正愿去律师事务所(简称律所)工作的学生只有一成。律师职业为何对法学院的毕业生失去了吸引力?据业内人士介绍,问题主要在于当律师的工作成本高,而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在与法官、检察官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  

      小刘是刚刚从人民大学法学院毕业的法学硕士。他说,“我有个同学毕业,金杜律师事务所要了他。在北京,一个硕士能进国际化的金杜所,不容易吧?可他选择了去工商银行,在柜台工作。我读硕士的同学有去街道办事处的、去卫生所的……这个情况现在很常见。我们这一届同学70多个男生,做律师的才不过五个人。为什么?风险。风险太大!这个行业需要三到五年的成长期,而这个成长期和你最需要用钱的时期是重合的——刚一毕业,不能再依靠家里,你要生存、要吃饭、要租房或者买房、要谈女朋友,不稳定的收入没法支持这些。一个公务员职位杂七杂八的收入加起来,一个月三千块总是有的,一般还有宿舍,很大一个问题就解决了,实打实的!”  

      一位女律师这样说:“律师的活儿太难找了,只能夹在老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及黑律师的缝隙中生存。为寻找案源,到处认识人,到处发名片,有的甚至在法院门前摆摊设点,跟小商贩似的。”在这样的困窘之下,律师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律师队伍后继乏人。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人才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编辑:admin【关闭窗口
  • 上一篇: 面对就业难,创业大学生的新选择
  • 下一篇: 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创业四大难题待解
  • 查看全部评论发表评论
  •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 发表评论须知:
  •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