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 客服热线:025-86278870在线咨询
  • “赶集式”招聘待改进 网络招聘是大势所趋

    •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07/10/31 21:27:00 来源:人才网信息中心
    •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次 【我要评论】 【我要打印
    挤来挤去,连心情都没有了,”兰州大学一名姓高的毕业生从浙闽甘联合招聘会场出来后神情有些沮丧地说。

        浙江、福建、甘肃三省联合大型综合招聘会15日至16日在兰州举行。与其他招聘会一样,会场内人头攒动,如同赶集。甘肃移动、浙江吉利等知名企业的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有的求职者只好把应聘表格贴在墙上填写。

        根据主办方17日提供的统计数字,400余家参会单位提供了上万个招聘职位,共有超过2.1万人前来应聘,约6000人与招聘单位达成初步意向。

        尽管招聘会场面火爆,但不少求职者认为这种“赶集”一样的招聘模式亟待改进。首先,招聘应聘双方没有时间交流,盲目性大。兰州大学中文专业和戏剧影视专业四名本科毕业生告诉记者,由于人多拥挤,看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能投上一份简历就不错了,双方根本没有时间交流,很容易造成“双悔”结局。

        其次,部分单位缺乏诚意。这四名学生说,有些参会单位好像只是派人来收收简历,几乎不回答任何问题,只让投简历者等候消息。他们说,这种单位没有诚意,简历投后也是泥牛入海,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对求职者而言更是情感的浪费。

        再者,部分单位门槛过高。这场招聘会面向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待业人员,但记者看到,前一类求职者占绝大多数,但很多单位要求应聘者具有多年工作经验。

        此外,会场存在安全隐患。记者在会场看到,总共三层的会场内摆满了招聘展位,通道宽度有限,人员拥挤,一些热门展位前更是拥挤不堪。更令人担心的是,楼层之间的楼梯位于会场一侧,会场内没有明显的紧急出口标志,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人员很难迅速疏散。

        另外,入场费偏高。与许多大型招聘会一样,这次招聘会入场券每张10元。部分求职者说,相关部门举行此类综合人才招聘会应当立足于服务,10元入场费偏高。

        记者与兰大几名学生讨论比较理想的招聘模式时,他们说:“比较理想的招聘模式是企业单独到学校里举行招聘会,这种模式针对性强,成功率较高。专业不对口的同学可以不去,企业一般不会空手而归。”他们接着说,同类企业的专场招聘会也是较好的模式,而如果要举行综合招聘会,最好能把招聘单位分类布置,以便人员分流,提高效率。

        有业内人士说,传统招聘模式短期内还不会消失,但网络招聘将是大势所趋。“求职者和招聘单位把相关信息发布在互联网上,双方初步合意后再进行面谈,这样将会更节约、更高效。”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人才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编辑:admin【关闭窗口
  • 上一篇: 大学生工作之初学为先
  • 下一篇: 测测你的人生会走怎样的路线
  • 查看全部评论发表评论
  •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 发表评论须知:
  •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