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雕塑 >> 石雕 >> 正文  
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唐)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时间:07-11-13 09:08:02    浏览:

    卢舍那大佛,石雕,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计窟龛2100多个,造像9.73万余尊,题记和碑碣3600多个,佛塔39座。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

    这座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也是中国佛教雕塑的顶峰。龙门西山的奉先寺是唐高宗咸亨三年开始修建的,共化了三年零九个月完成。它供奉的主神为卢舍那佛,“卢舍那”的意思就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意为智慧广大,光明普照。除此之外还有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9尊雕像。群像形神兼备,高度则逐渐降低,造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效果。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露天大龛。整个像龛东西进深38.7米,南北宽33.5米,由西京实际寺善导禅师等人主持修建。主像卢舍那大佛总高17.14米,头部高4米,耳长1.9米。发髻呈波纹状,面容丰腴饱满,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角微翘,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纹简洁清晰而流畅,背光华美而富于装饰性,烘托出主像的严整圆润。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雍容大度中见出高大挺拔,和蔼可亲中见超凡脱俗。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卢舍那大佛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虽然手足有些残破,但其整体所显示的当时佛雕的高超技艺仍令人叹服。龙门石窟气势博大,蕴涵深邃,雕刻精湛,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艺术的重要资料。

编辑:小路  作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站点的文章,非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本站和作者共有。 免责声明:对于本站会员发布的文章、评论、留言等所引起的纠纷,皆由其作者承担,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及连带责任。
最新更新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