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错误报告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雕 塑 家 | 企业之窗 | 艺术资讯 | 作品展示 | 雕塑展厅 | 名家访谈 | 名家论坛 | 传统雕塑 | 学术沙龙 | 雕塑教学 | 网上书屋 | 排 行 榜 | 雕塑网艺委会
会员首页 | 交易平台 | 雕塑大赛 | 招聘求职 | 雕 刻 家 | 普通用户 | 雕塑论坛                                                                      全国城雕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雕塑 >> 石雕 >> 正文  
第二章    石雕的类型(三)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06-01-10 15:09:57    浏览:

 建筑石雕  

    中国古代建筑一直是以木结构建筑为主流,但是石雕建筑也有悠久的历史,它可追溯到史前东夷地区的石棚建筑。另外,坚固美观的夯土木结构建筑,也离不开石构件和石雕装饰。因此我们这里所指的建筑石刻含义很广,也仅具有相对的分类意义,它包括各种建筑石雕构件和装饰件以及各种建筑附属的装饰石雕和纪念物。

    从商周考古的发现看来,商代木结构建筑已注重应用大型的建筑石雕装饰构件,以衬托大型建筑华贵庄严的气派。在战国到西汉时代,已出现了建筑用的石础、石阶。

    东汉时代,中国古建筑石刻进入了辉煌灿烂的发展阶段,石雕的形式丰富多彩。其中有全部石造的建筑物,如武氏石祠、高颐石阙和沂南石室墓,都是综合性的建筑石刻,其上都镂刻有各种人物故事和各种花纹,雕刻技法也各显千秋,达到极其精美的程度。我们前面所谈到的画像石,就是附属于古建筑中的石雕装饰艺术。

    中国的古建筑十分注重其布局的完整性,它是一种群体组合艺术,所以在权贵的永久居所——陵墓建筑上,除了墓室和伟岸的墓冢,还需有一系列衬托延伸的附属建筑,于是神道上两侧的石刻像生和神兽、石阙,以及坟前的石造享堂便诮运而生。它们延绵千古,发展成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无论是石雕的内容题材还是仿木结构建筑的各种形式,事实上都成了研究中国古建筑忏悔匠最为丰富的珍贵史料。而且,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一定社会现实和各种意识形态及其审美追求的生动反映。至于魏晋南北朝之后兴起的宗教石窟寺艺术,那更是一部活生生的佛教和道教的形象演变史。

    从建筑的石雕构件来说,唐代以来的大型木结构宫廷建筑,已广泛采用了砖石结合的台基,如阶沿石,踏步面、垂带石都为雕刻有花纹的装饰构件,石制的栏杆望柱和螭首已见于唐代著名的西安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虽然战国秦汉以来古建筑就采用了石础、石阶,但不同时期的石础、石阶其装饰形式也不尽相同。根据考古发现,对其进行样式风格的排比,不仅可以对古石雕及其共存的文化遗迹分期断代,同时还可以清晰地提示古代各种艺术形式及其演变发展的过程。

    建筑石刻的各个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它们还犹如展开的优美画卷,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和样式。就拿石雕装饰花纹来说,他们大多数与同时代流行的工艺装饰纹样相似,如汉代画像石中的花纹就常见绳索纹、齿形纹、S纹、连弧纹、卷草纹、莲花纹、龙纹、蟠螭纹等。

    进入两晋南北朝,石雕花纹就常见S形的卷草纹,还有莲瓣纹、绳络纹、缨络纹、鸟兽纹、火焰纹、以及狮子、飞天、金翅鸟、莲花等主题;进入隋唐五代,传统的卷草纹与鸟兽人物结合,演成了卷草凤纹、佛像迦陵卷草纹、狮鹿卷草纹等形。此外还有连珠纹、回纹、海石榴凤纹、宝相花纹、葡萄纹、团窠纹、团窠火焰纹、流苏纹等。

    宋辽金时期的石雕花纹在继承前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发展了花鸟纹样。其中的如意花样、云头、卷草花带对后世的工艺创作影响很大。元代统治者为蒙古游牧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习俗,也受到喇嘛教建筑艺术的影响,所以其石刻中也有不少喇嘛教的题材和风格。此后,喇嘛教的雕刻题材和手法,对明清建筑艺术,尤其是对宫式建筑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明清建筑石刻是中国古典建筑石刻的尾声,也是集大成者。在宫廷建筑石刻中最常见的是龙、凤主题,此外还有莲瓣纹、朵云以及各种花卉。

    作为建筑石刻的各个组成部分,其丰富多采的类型样式,都自有其演变发展的规律。因此建筑石刻历来受到考古、美术史和建筑史学者的重视,分门别类地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已成为发展多种学科的基础研究工作和前提,而恰恰是这一着重点,却为历代伎的金石学所忽视,只有采用考古学的层位学和类型学方法,系统地整理中国古代丰富的石刻艺术学。

    远在20世纪初叶,法国人色伽兰等人就开始在中国的陕西、四川等地考察古建筑石刻遗迹。1918年,日本人关野贞还到河北、山东、江浙等省,广泛进行古代建筑、陵墓和宗教石刻方面的调查。

                   

真觉寺金刚宝库座           十三陵神道石望柱                大石坊


编辑:小路  作者:佚名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站点的文章,非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本站和作者共有。 免责声明:对于本站会员发布的文章、评论、留言等所引起的纠纷,皆由其作者承担,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及连带责任。
最新更新
美国馆迎来芝加哥日 雕塑“家”落成上海世博  
塑雕太抽象市民看不懂 建议配上创作说明(图  
郑州市民用彩纸做出纸雕塑 身高67厘米用纸3  
八旬雕塑家回国只为中山像移位  
法国艺术家:《热干面》雕塑算一个  
陕西向台湾捐赠陕西风情雕塑作品“乡亲父老  
唐玄宗李隆基昨夜“入住”大唐不夜城开元广  
萨达姆的“精神遗产”  
"我最喜爱的宁波十大城市雕塑"邀您投票  
小区雕塑遭破坏  
最新热点
毕加索的色情画  
雕塑基础教学浅谈  
公共环境与材料雕塑  
千姿百态的维纳斯  
[艺术鉴赏举要]造型艺术  
麦积山石窟佛像  
城市雕塑规划与城市文化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藏珍品欣赏  
大师笔下的美丽裸体  
符号学和雕塑艺术  
最新推荐
美国馆迎来芝加哥日 雕塑“家”落成上海世博  
萨达姆的“精神遗产”  
世贸商城门前上午出现11尊大型城雕  罗丹《  
澳艺术家用废铁丝做出名人雕塑  
神像并非皆“素颜” 历史学家还原彩色古罗马  
  2010上海艺博会将在世贸商城门前亮出10张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议会和中央政府争大卫雕像  
鉴宝:清凉有青瓷 史前石雕最古朴 药师佛工  
巴格达街头的文人雕像  
英博物馆借世博举办印度古寺庙雕塑展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版
Copyright © 2002-2008 DIAO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雕塑网
苏ICP备11036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