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弘治黄釉盘,高5cm,直径21.5cm。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在明代,黄色是宗庙祭器的重要颜色,嘉靖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的颜色。“方丘黄色”黄釉瓷在弘治以后的各朝都有烧造,弘治时期黄釉瓷器别具一格,蹦用浇釉的方法施釉,所以称为“浇黄”,又因它的色彩娇艳,故又称“娇黄”。弘治黄釉器历来被视为明代黄釉瓷器之名品,而被各大博物馆及收藏家所珍视。

明弘治描红九龙碗,口径16.5cm, 高7.5cm,低径16.3cm,底有青花“大明弘治年制”双圈六字楷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碗心与外壁刻画云龙及双龙戏珠纹,外壁隙地有灵枝纹。

明正德矾红游鱼纹盘。矾红是一种低温釉上彩颜料,色如新橙,鲜艳华丽,自有一种清逸之美。多用来绘制五彩、斗彩。白瓷上一片红,看起来很灵动,尤其是盘中的鱼,清雅灵动。

釉色之美,线条之美: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代何朝宗作品。何朝宗是中国明代瓷塑家,也是德化窑瓷塑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他非常注重作品的艺术性,不是成熟的作品,决不轻易烧制,所以传世之作较少,作品以达摩、观音、罗汉等佛教人物居多。朝宗瓷塑,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取胜,美如脂玉,质感强,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他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作品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