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唐,邢窑“盈”字款白釉罐。
右图:唐,邢窑“盈”字款白釉碗。
当盛唐陶瓷形成南青北白格局之时,一股潜在的势力悄然生成。陶瓷本是化腐朽为神奇之物,出身底层,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壮大。邢之白釉在唐风行至少两百年以上,“盈”字款白瓷便在唐玄宗时期出现,开官釉之先河。

这件唐代越窑秘色青瓷莲花碗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构思巧妙,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唐,白瓷狮子。1986年兰理捷(J.J.Lally)纽约古董艺展的展卖品,狮子的神态凶猛夸张,尽显霸气,肌肉雄健有张力,狮子鼻头出现的铁锈斑更是点睛之笔,浑然天成。

南宋粉青釉双鱼折沿盘,直径22cm。这种游鱼是南宋青瓷最常见的纹饰之一,这与龙泉窑粉青釉模仿青玉质感的做法有关。自从玉器出现后,鱼形玉器就屡见不鲜。这一点可从出土的大量玉鱼中得以证实。玉鱼一般象征年年有余(鱼)、吉庆有余(鱼),因而普遍受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