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书画杂谈 >> 正文
画葵就是画向阳花开的一代人
来源:今日早报    时间:10-10-13 09:31:40    浏览:

展览

许江大型个展15日亮相浙江美术馆

画葵就是画向阳花开的一代人

本报记者 林梢青

早报讯 “画葵,就是画向阳花开的我们这一代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著名艺术家许江画葵已历经5个年头。从2006年北京中国美术馆、2007年广东美术馆到2009年的上海美术馆,许江的葵园正在写就一段独特的人文历史。本月15日,浙江的观众终于等到了许江的葵,一个巨大的葵园将从西湖之畔的浙江美术馆里拔地而起,它就是许江的个展《致葵园》。

美术馆如何被“改造”? 巨大苍穹下葵莲挺立

浙江美术馆透光的中央大厅,第一次被巨大连绵的灰色布帘遮盖。很快,在这里将有740根高4.5米的肉色莲、葵昂然挺立,这是许江最新的大型雕塑作品《共生会否可能》。这个作品极其耗费心力体力,每根莲、葵都各不相同,从构思,再在艺术家手中从泥巴变成雕塑,一根根插上底座各归其位,耗费了近半年的时间。

它一定令你无法忘怀。对美术馆空间了然于胸的许江,为了给观众带来最震撼的视觉冲击,对美术馆进行了“改造”。展览时,入口处用木板隔离出一条又长又窄的闭塞小道,墙面上是从向日葵园到许江油画不断转换的影象,观众入场时,远方的展厅就像是个谜,忽然之间,谜底揭开——一个巨大的苍穹映入眼帘,底下是一片巨大的莲葵之园。许江还特意请来了灯光师调试,“希望有一种灯光,像一缕曙光,清晨从天边射过来,所有的葵被唤醒。”

此次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致葵园》,将分青云、野风、秋声和致葵园4个部分,分别展出关于葵的雕塑、油画、水彩和摄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共生会否可能》在内的许江崭新创作的3件大型雕塑,其中的《莲葵之舟》和《盘根》都用青铜铸成,极富戏剧性效果。这些作品诞生之时,许江都收获了惊喜,如今他也期待着观众们脸上的意外表情。“这些作品是否能够传递出葵园的精神信息呢?从中是否能看出我们自己呢?我在彷徨中等待,一如我开始创作每件作品之时。”

为什么对葵情有独钟? 葵就是他们这一代人

许江从2005年开始画葵,已历经5个年头。今年的世博会上,他的葵还来到了中国馆的VIP通道,让所有来到这里的贵宾都感受到了这来自中国的葵园气息。

 

许江说,每一个人心里都种着一种植物,而在他心里,就是葵。“葵如此鲜艳,与人通高,与人彼此相望,自然界中,只有它将趋光性化为自己的生长方式和形象,它身上写着天地之间的精神性,那是天地混茫中的默许与忠诚。”在许江大而空旷的画室里,有一种热烈逼人的气息就来自于葵。从墙面上画布上散发着新鲜油彩味的葵,到地上去年盛放于校园今已干枯发黑的苍老的葵,还有桌上来自遥远土耳其马拉马拉海峡的沉睡多年的葵…… “它们令我感动。无论何地,看到葵园总会与这一片苍茫葵园做比较。”此后,无论是北海道日高山脉旁的热烈的葵园,还是内蒙古白雪皑皑中钢铁般坚硬的老葵,都深深印刻入许江内心,化为他笔尖流淌的油彩。

许江为什么对葵情有独钟?事实上,画葵,画的正是他们那一代人。陈丹青、陈凯歌、罗中立……他们都是这一代人的代表。许江说,“我们曾经是向阳花开的一代,如今已近秋声。虽离那个时代已远,但我们生命的底质久已铸定。我们正在老去,但今天依然坚强;我们曾经迷茫,却仍在心中播着记忆和希望;我们的青春曾经荒废,却因此而获有独特的磨炼。”

编辑:janet  作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站点的文章,非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本站和作者共有。 免责声明:对于本站会员发布的文章、评论、留言等所引起的纠纷,皆由其作者承担,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