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雕 塑 家 | 企业之窗 | 艺术资讯 | 作品展示 | 雕塑展厅 | 名家访谈 | 名家论坛 | 传统雕塑 | 学术沙龙 | 雕塑教学 | 网上书屋 | 排 行 榜 | 雕塑网艺委会
会员首页 | 交易平台 | 雕塑大赛 | 招聘求职 | 雕 刻 家 | 普通用户 | 雕塑论坛                                                                      全国城雕网
 
 
最新更新
美国馆迎来芝加哥日 雕塑“家”落成上海世博  
塑雕太抽象市民看不懂 建议配上创作说明(图  
郑州市民用彩纸做出纸雕塑 身高67厘米用纸3  
八旬雕塑家回国只为中山像移位  
法国艺术家:《热干面》雕塑算一个  
陕西向台湾捐赠陕西风情雕塑作品“乡亲父老  
唐玄宗李隆基昨夜“入住”大唐不夜城开元广  
萨达姆的“精神遗产”  
"我最喜爱的宁波十大城市雕塑"邀您投票  
小区雕塑遭破坏  
 
最新热点
毕加索的色情画  
雕塑基础教学浅谈  
公共环境与材料雕塑  
千姿百态的维纳斯  
[艺术鉴赏举要]造型艺术  
麦积山石窟佛像  
城市雕塑规划与城市文化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藏珍品欣赏  
大师笔下的美丽裸体  
符号学和雕塑艺术  
 
最新推荐
美国馆迎来芝加哥日 雕塑“家”落成上海世博  
萨达姆的“精神遗产”  
世贸商城门前上午出现11尊大型城雕  罗丹《  
澳艺术家用废铁丝做出名人雕塑  
神像并非皆“素颜” 历史学家还原彩色古罗马  
  2010上海艺博会将在世贸商城门前亮出10张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议会和中央政府争大卫雕像  
鉴宝:清凉有青瓷 史前石雕最古朴 药师佛工  
巴格达街头的文人雕像  
英博物馆借世博举办印度古寺庙雕塑展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南方雕塑,南方气象(组图)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时间:15-07-27 10:25:13    浏览:

《而立之忧》 金属 程一峰 

《远方》之一 亚克力、现成品、LED灯 卢洪新 

《边际》 

《放不开》 陶瓷 洪波

《那一年2》 玻璃 吴德灏  

    雕塑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态之一。时至今日,这种古老的存在无论从其载体到呈现的形态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充斥于当下生活的图像、视频影像是如此的生效;大地艺术、行为艺术艺术、装置艺术等产生于艺术内部的律动此起彼伏,使当下的艺术家不可能熟视无睹。  

    从刚成立的广州市雕塑学会的首届联展作品所呈现的南方气象与格局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艺术家对上述问题的回应。  

    在这个时间段,做雕塑是难的,要谈雕塑也是难的。这样的感受因艺术本身的境况改变而起。  

    雕塑,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艺术创造手段。“用雕刻、塑造或组合制作三维的形体”是对这种艺术手段的适当的解释。在雕刻中,雕塑家切除不需要的材料,隐藏在一块材料中的形体得以显现;在塑造中,雕塑家将一堆没有固定形状的可塑性物质塑造成一个形体;组合则是把预制部件组装成一个整体。在这种古老的三维艺术中,艺术家从材料——金属、石头、玻璃、黏土——开始考虑创造出具有深度空间的错觉、高与宽的维度。创作过程中,涉及很多具体的技法,例如脱蜡、砂型铸造、焊接等。不同的雕塑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团块感、体积感、线条。不同的雕塑材料、质感将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当雕塑侧重于再现客观物体的形象,特别是人体时,能制造出强烈的空间效果,人们可从不同的距离和角度来欣赏同一作品,获得不同的感受。  

    对于赞助人和观众,从创作体裁看雕塑更容易进入。我们熟悉的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风俗性雕塑、园林雕塑所提供的,就是这样的角度。在20世纪,大量城市雕塑的出现往往将纪念意义与装饰意义相结合,这是对应于现代生活的特有的文化现象。  

    征服材料对于雕塑家而言也是需要学习的,雕刻用材有木料、石头和其他坚硬的材料,这与人类制作雕像时追求的“不朽”目的有关;铸造物品则用金属、灰泥等。许多现代雕塑作品尤其是非具象雕塑则着眼于材料之美。当代雕塑家将不同的材料收集到一起,利用材料本身与组合的各种可能性,产生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思路;不锈钢、卷钢等新的金属材料和焊接工艺的出现、进步,帮助当代雕塑家摆脱了传统铸造工艺的束缚。在今天的雕塑教学中,教师开始将影像、装置、大地、观念、行为艺术、光构成纳入教学范围当中。这样的一些形式有助于学生将思考侧重于当代生活。  

    作为一个以雕塑创作为核心交流概念的群体,“广州市雕塑学会”希望能够在首次联展中呈现由几十位青年雕塑家所构成的南方雕塑创作的景象。这种以媒介类型而呈现的聚集,既有其宽广深厚的学术追求,亦体现出雕塑创作的特殊境地。  

    “广州市雕塑学会”的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具有美术学院教育的背景,从学院教育中,获得充分的营养,对语言掌握的稳妥和透彻,运用取舍皆到位。同时保持着对自我体验、思考的极大热情,作品构成有力的描述或者提问。展览将以“时光”、“场域”、“行迹”等组成部分构成。作品丰富的语言手段共同勾勒了一个成长的线索以及鲜明的断面。  

    樊 林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编辑:janet  作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站点的文章,非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本站和作者共有。 免责声明:对于本站会员发布的文章、评论、留言等所引起的纠纷,皆由其作者承担,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及连带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版
Copyright 2002-2008 DIAOS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雕塑网 苏ICP备11036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