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荼蘼
作者:沈韵(四川美术学院 雕塑系 大五)
指导老师:唐勇
材质:树脂着色
尺寸:240cm×220cm×187cm
荼蘼一词极尽地体现了喧闹繁华与之后的孤寂、凄冷这种巨大的反差状态,而作品也是希望借由荼蘼这一状态向观众呈现出一个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的反思。《红楼梦》中,曹雪芹用“开到荼靡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这样的凄美诗句暗示了麝月的命运。如今面对社会复杂的大环境,个人又会呈现出怎么样的状态是我这件作品希望阐释、探讨的主题。作品运用了传统写实手法还原了每个人物作为个体的独立存在,三个人物形象统一却并无关联,呈现出集体无意识或集体潜意识状态。张开并弯曲着的双手在增加了人物动势的同时也更明确地反映出其闷骚外表下与内心矛盾的极大反差,隐喻人面对现代社会生存压力下极其复杂的内心境况。色彩的运用是对“花开荼蘼”这一主题的提升,使矛盾,闷骚的基调得到了加强和延伸。丰富多彩的块状色彩覆盖了整个展台,并蔓延至人物腹部,最后淡化消失,有一种像马赛克图像般的视觉效果,丰富多样的色彩暗示着当下复杂混乱的社会犹如一个五颜六色的大染缸,许多身在其中,外表平静内心闷骚的、痛苦的、矛盾的人正逐渐被染色,被同化。作为春天最后开花的植物,荼蘼的凋谢即表示花季的结束。整件雕塑强调的是当下人们的“闷骚”状态以及人与现实之间的复杂矛盾关系,让无法触觉的情感成为一种形态。作品的怪异、反差都决定了观众的目光不会仅停留在视觉层面,而会激起人们对当代社会潜在的人的危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