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红
出生于黑龙江
原籍:河北里县
现长居:北京
95年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教研室研修班
2000年成立个人工作室
曾工作过:工会干事. 广告策划部主任. 报社时尚装苑主持人
现职业艺术家.边远画廊艺术总监。
81年始发表作品于《农垦报》《书法报》《郑州晚报》《青少年书法报》《羲之书画报》《现代书法》《东方艺术》《中国书道》《艺术丛林》《中国书法》杂志;[中国艺术]杂志等等。并收录多种书籍;
展览:
2007年 中国宋庄水墨同盟交流展 北京
2006年 水墨同盟当代艺术邀请展 北京
2006年 与闻正策划“线囊’现代艺术展 学术主持:魏立刚 北京
2006年 策划“阳光下,花儿在绽放”9人 首届宋庄女性当代艺术展 北京
2006年 策划’身体的快感’[学术支持黄篤]当代艺术展 北京
2005年 宋庄当代艺术节 当代艺术展 北京
2005年 当代艺术双年展 外围展 北京
2004年 中、韩书艺家协会交流展 韩国
2002年 宋庄 现象艺术大展 北京
收藏:吉林省图书馆 美国友人等
边红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是她很热衷于书法。她几乎把书法看作是个人生命的本质,也是其水墨写意的本质。如果细察她的书作,我们就会发现她的笔性很好,结字则长于变体,生动而不沉闷,形神兼备。具体而言,她的书法兼融了碑学和帖学的精髓,有的书法吸收了汉魏碑的硬朗浑厚,有的书法则融和了[宋代]黄庭坚书风的飘逸洒脱,书写流畅自然,她准确把握了书势的美学,既生动而又有神韵。可以说,她的书法并没有女性柔弱特征,而更多具有的霸气和阳刚之气。
边红的水墨写意画我一直见得不多。当最初看到她的水墨小品时,我为之一惊,给我第一个印象是,她画画是依靠线的组合来完成造型的,而水墨中的线条则以书法用笔为基础的,这样书法用笔就必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可以说,画家边红非常留意对画作的意趣和内涵的营造,并注入笔墨以内涵,灵活把握住了墨的晕染与线条的飞动的关系,把它们的节奏和韵律统一于整体画面结构之中,不仅有了水墨的灵动感,而且还有它的厚重感。她把传统绘画和书法的笔墨理解成可以利用.转换和生成新艺术形式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她把传统艺术的美学因素全都化迹于运笔之中,而不是流于表面形式。因此,边红的水墨写意画既有传统美学要素又有现代意识。如果说她的绘画具有传统,是因为她的画中延续有诗的情景,并保持有鲜明的传统笔墨和书法用笔;如果说她的绘画具有现代意识,是因为她的作品中流露出了个性气息和时代气息,这是她自己体察和感悟的结果。
事实上,边红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绘画境界,要完全取决于她长期一点一滴思考和实验的积淀。她在笔墨上追求一种新的风格,表现了一种浑厚.苍劲.诗意。如果仔细观察,她精于笔墨的锤炼,都取决于其内容的需要,又不被具体内容所囿,而是依靠个人情绪变化自由挥洒,但又把握住了笔墨表现的尺度,并没有陷入某种极端的表现倾向。边红的画既沉稳又不做作,她的作品具有严谨扎实的传统,她用笔很松,很活,墨韵与线条的关系处理得十份微妙,她比较追求画面的诗意,又强调个人艺术语言。这样,边红的绘画在传统上并没有让其回归,也没有刻意张扬个性,而是在传统与个性之间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方式,就是隐藏于她作品中由笔墨.书法.诗学.时代意识组成的审美经验。
——邓先仙
《新书写》, 水墨, 44X4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