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雕塑展览 >> 第一展厅 >> 正文
《人之梦》系列
材料:《人之梦》系列  尺寸:  来源:  时间:09-08-20 14:16:12  浏览:

萧也∶
湖南邵阳人。
1988至1992年分别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雕塑专业研修。
1991年开始绘画与雕塑创作,同时从事美术评论。
其油画作品《人之梦》系列以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艺术语言演绎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一个用艺术语言表达深沉思想境界的艺术家,作品得到美术界邹跃进、李津等众多美术评论家、画家的高度评价,受到广泛的关注、认可和收藏。


主要展览∶
1996年参加“现实—今天与明天—96中国当代艺术”(北京世纪艺苑美术中心)
1997年参加“97宝藏国际艺术博览会”(新加坡Suntec City Centre)
1998年“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
1999年参加“上河美术馆收藏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2001年参加“重新洗牌”,深圳雕塑院(深圳)
2002年参加“中国当代美术家”,上海精文美术馆(上海)
2005年参加“喻体与镜像”,北京新锐艺术计划(北京)
2006年在“新波画廊”举办个展(上海)
2006年参加荷兰艺术博览会(荷兰)
2007年参加北京画廊博览会(北京)
2007年参加意大利博罗尼亚艺术博览会(意大利)


刊登过的主要杂志∶
《美术》、《江苏画刊》、《美术观察》、《画家》、《画廊》、《新视觉》、《锋锐》、《影响力人物》、《名人》等。


报导过的主要电视媒体∶
北京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卫视等。


萧也这三年来的作品统称为《人之梦》系列,更加贴切地说应该称之为《孤独者之梦》,一个滚滚红尘中“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灵魂之梦。
萧也、一个不合时代的人,以一个都市隐者的状态,执着地、孤独地审视着滚滚红尘;以一个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去表达对于宇宙、人生等等问题的思考。
 
他的作品喜用一种超现实的表现主义手法,表达一种近乎梦幻般的世界。
 
梦境中到处都是俯视着我们物欲横流的人世间的眼睛——天眼,反复地出现一个孤独的困惑者,扛着一群如幽灵般的人之头,幽灵们睁大双眼、惊异地注视着我们自作聪明的人类。如蚂蚁般的人群在疯狂地、无目标地奔跑,这是一个迷失了的人群、一个寻不到归家之路的人类。这些看似怪异、反常、象征、荒诞的形象和手法却深刻地表达了我们对于人生意义的困惑与批判,表达了一种“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近乎形而上的思考和追问。
 
—— 邹跃进
 

萧先生说他现在的状态有点像一只撞出洞外的苍蝇,也像一个行走在红尘边上的人,离开了群体感到很孤独,心有余悸。内心状态非常矛盾。一方面尘念未尽,对尘缘还存一丝余情;一方面是因为受过太多的折磨而激情不再,万念俱灰,已快成了一个孤独的隐者。这里所谓的孤独隐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家和隐逸山林,而是指一种身居欲望都市中的心灵超越状态,由于这种状态与流行的红尘迷们格格不入。
 
人们说他是个怪人,当人们在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你争我斗时,当他们满载而归数着大把的钞票时,他却在寂寞地听着“广陵散”、“高山流水”和“春江花月夜”,孤独地品味着老子、庄子和尼采。这种状态中的肖也确已成了一个孤独的人。幸好孤独有时会成为一种美感,因为在这种境界里可以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和古人对话,可以解迷,回到自然的怀抱。

萧也作品的艺术手法大多属于超现实的表现主义,所有作品笼罩着一种压抑、困惑、挣扎、思索和悲情,那是一个敏感的孤独者的独白,情感的火花在每一个雕痕中喷射,精神的张力在形象的背后涌来,做为一个与自己对话的孤独者,所有作品都贯串着一个困惑者、思考者的自省、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如果说他的作品所表现的是一连串的梦,那么这梦也绝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这中间有我、有他、也有你。
 
—— 马一鹰

编辑:janet  作者:萧 也   
·上一幅作品:
·下一幅作品: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点的作品图片,如有违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中国雕塑网原创作品图片版权归中国雕塑网和作者共有。
免责声明:对于中国雕塑网会员发布的作品、评论、留言等所引起的纠纷,皆由其作者承担,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及连带责任。